About Nauru
國情簡介:1798年由英國發現,曾命名為「快樂島」(Pleasant Island) 。過去島上磷礦資源豐富,可作為肥料的原料,經濟價值高,吸引各國爭相前往開採,1968年諾魯獨立後主導磷礦出口,國民所得曾獲世界排名第二,但1990年代後礦產枯竭,經濟衰退,此後經濟仰賴各國援助及外需。
地理位置:位於南半球太平洋西南方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島國,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,面積僅21.2平方公里。
氣候:屬熱帶海洋氣候,全年濕熱高溫。近年氣候變化大,外加溫室效應影響,使國家面臨海平面上升危機。
人口與宗教:人口約1.1萬人(2025),受過去殖民歷史影響,宗教人口以信仰基督教為最大宗。
社會概況:諾魯實行義務教育,5-16歲兒童可免費就讀。南太平洋大學在諾魯設有分校,提供技職訓練課程。
首都及主要都市:首都為南部雅連,國內共分14個行政區。
語言與文化:官方語言為諾魯語及英語,英語廣泛使用於行政及貿易領域中。
政治制度:行政、立法及司法三權獨立。總統為國家元首,由國會議員推選,內閣成員由總統直接任命。國會議員總計19名,一任3年,採一院制,議會內無正式結構的政黨,僅有執政派及反對派勢力。
經濟概況:幣制為澳幣(AUD),1澳幣約20.67台幣。(202504)諾魯小國寡民,生產及消費均有限。自1945年起,磷礦是諾魯最主要收入來源,現今礦產大幅下降,主要收入來源已轉為經營澳洲難民庇護處理中心的收益、關稅、漁獲及入漁費。
國際關係:諾魯積極參與國際組織,在1999年加入聯合國會員國及大英國協,此外,諾魯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、世界銀行、太平洋共同體、亞洲開發銀行等之成員國。